2025年番禺区产融对接为5778家中小微企业融资158.4亿元
在优化营商环境、助力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,番禺区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,亮出政策“协同拳”、服务“增值拳”、精准“对接拳”三套“组合拳”,全力打通金融服务企业的“最后一米”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政策“协同拳”创新机制,实现精准对接
番禺区实施“深化政银协同赋能打造产融生态高质量发展方案”“百千万工程”金融赋能12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,创新推出“金融特派员”制度。组建起一支200多人的“金融管家”团队,深入开展“入企问诊”行动,通过建立关键领域机制,确保金融服务精准触达企业需求。
截至6月18日,这支“金融管家”团队已走访客户超17.5万户,为2.16万家企业成功解决约489亿元融资需求,在全市11个专班中暂列第一。亮眼的数据背后,是政策协同发力的显著成效,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,更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。
服务“增值拳”聚焦重点,拓展服务深度广度
番禺区聚焦科创、民企、养老及“百千万工程”等重点领域,全方位加大信贷支持力度,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。针对科创企业普遍存在的轻资产痛点,番禺区创新实施“评估—质押—交易—变现”全周期服务,打破传统抵押模式的限制,为科创企业融资开辟新路径。
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,番禺区引导金融机构采用“民营小微”模式,推出“小微企业贷”“融E贷”“随借随还贷”等多样化金融产品,满足民营企业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,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。同时,在乡村振兴领域,番禺区积极支持乡村企业、农户及乡村改造、基础设施配套等建设,累计为“百千万工程”专区的小微企业精准输血158.4亿元,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。
精准“对接拳”靶向发力,优化金融生态环境
番禺区瞄准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无人驾驶、未来产业等前沿领域,充分撬动银行专项贷款实现精准投放。推行“金融驿站”场景化服务模式,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,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重点产业园区、商务楼宇等各类主体,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。
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,番禺区强化“政+银+企”协同机制,推动各类普惠、绿色信贷产品创新,有效缩短审批链条。同时,统筹运用融资担保等政策工具,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,并积极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“扩围增效”,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,持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。
今年以来,番禺区已举办各类产融对接活动共90场,通过搭建高效沟通平台,带动区内金融机构成功解决了5778家中小微企业158.4亿元融资需求,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,促进了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。
番禺区通过打出这三套“组合拳”,在金融服务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未来,番禺区将继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,不断创新服务模式,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优质的金融环境,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(转自番禺日报)